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著名军事家马汉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法国学者费朗索瓦·德勃雷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将帝国边界推到东海,我国就成为一个拥有广阔海洋的大国,然而,古老的中国人向来不重视海洋和海权。到了明朝,这样的观念会有所变化吗?海洋又会给明朝带来什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四海诸夷皆限山隔海,偏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之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皇明祖训》睦邻友好政策明初朱元璋定下的对外事务基本国策是什么?西洋,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一、郑和下西洋东南亚印度洋1、郑和下西洋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永乐年间)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食。’”——《明史食货志》郑和宝船复原模型过洋牵星术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合138米多),宽十八丈(合56米)。有九桅十二帆,“体势巍然,巨无与比,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每艘船有三重罗盘,还启用了夜间航行定位技术—牵星术。宋元以来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海船建造技术和航海技术大为提高。郑和:原名马和,小字三宝,云南回族,年幼时被明军掳去,当了宦官。后随朱棣南下夺位有功,赐姓郑,被封为“三宝太监”。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明代杰出的航海家。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目的是什么?答:寻找惠帝,展示中国的富强。提高我朝威望,也别忘了找惠帝!遵命!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郑和的宝船郑和浩大的船队(1)时间:(2)次数:(3)特点:从1405到1433年7次规模浩大,在世界史上前所未有。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相关史事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4)装载物品: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用于贸易,互通有无。(5)物品用途:刘家港刘家港占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今江苏太仓天方刘家港刘家港红海占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红海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海红海占城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今肯尼亚蒙巴萨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红海红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6)到达范围: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长151.8米,宽61.6米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00余艘27800人时间最早次数最多船只最大设备最先进范围最广比较结果规模最大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世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4、郑和下西洋的地位和意义(1)地位:(2)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宪宗皇帝派太监到兵部搜索郑和下西洋的档案,企图如法炮制。兵部郎中刘大夏抢先一步,把档案藏匿他处,兵部尚书项忠命保管档案的官员查了三天三夜,杳无影踪。后来,兵部官员甚至焚烧了郑和浩浩荡荡满挂荣耀的船帆、苦心经营多年的造船厂和耗尽心智的造船图纸、航海日志、航海资料等。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拓展阅读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在全球举行了纪念活动。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报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3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