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练习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乾隆帝时,朝廷上下对乾隆的文治武功洋洋自得,沉湎于盛世而感觉良好,他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危机正在来临。当时清朝面临的危机不包括 ()A.官场腐败之风日盛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C.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D.阶级矛盾尖锐,农民暴动频繁2.清朝雍正元年规定,各省赴海贸易商船必须在大桅上截一半“各照省份油饰”,江南用青油漆饰,浙江用白油漆饰,福建用绿油漆饰,广东用红油漆饰,然后须经査验无误,方得放行。这说明当时 ()A.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加强对出海贸易的管理C.各省外贸产品品种差异较大 D.政府全面开放沿海对外贸易3.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4.当西方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②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A.明清时期文学艺术无所建树B.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落后C.明清时期朝廷腐败,开始无力管辖边疆地区D.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着社会的进步6.清朝时,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军机处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三司7.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大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提倡言论自由 D.独尊儒术8.下表是明清时期“文字狱”次数的粗略统计,这些数据的变化最能体现 ()时期明太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次数191217130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大一统观念的加强C.科举制度的僵化 D.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9.清朝时,一个英国商人想要在中国经营进出口货物贸易,必须通过下列哪个机构 ()A.宣政院 B.市舶司C.澎湖巡检司 D.广州十三行10.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收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B.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C.军机处是清朝常设的中枢机构D.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颁布谕旨:“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材料三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2)材料二反映出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厂矫诏枉杀,只因它是“朝廷心腹”。“文定八股,句出经书”推动了平民子弟读书应试,但这种造就、选拔官员的制度却剥夺了士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皇权的传声筒。纵观有明一朝,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地加强了。材料二它为清代所独创,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为加强君权所采取的措施。(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特点?(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皇帝专权的弊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帝统治时期,清皇室挥霍无度……乾隆帝晚年宠信大臣和珅,形成了以和珅为首的官员贪污网。自朝臣至地方官员,竞相搜括,以贪贿为能事。各地自督抚以下的贪污大案不断发生。材料二正处于“康乾盛世”之末的大清帝国,尽管国富民穷,难掩垂垂老态,却依然实力强大。乾隆皇帝开始全面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西方各国只能通过远离丝绸、茶叶和瓷器原产地的广州一处进行贸易。这无形中增加了欧洲商人的贸易成本,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双边贸易的规模。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国家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10:DBABDBAADD11.(1)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2)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3)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观念。(4)积极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练习5
上一篇: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练习9    下一篇: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练习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