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学案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主题】P46-52法不可违【课标要求】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学习目标】1.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2.知道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含义。3.了解身边存在的一般违法行为。4.懂得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的要求。【重点难点】重点:认清什么是违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评价任务】(一)朗读正文(二)完成问题探究1-8题(三)完成随堂练习及学后反思【学习途径】课前预习-----朗读正文-----标记问题----探究解答----练习反思【学习过程】一、朗读正文齐读或分组朗读。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饱满的学习情感朗读;教师巡视、督促、纠正。二、自学导航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6-5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10分钟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重要性)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3、违法的原因?P48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6、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P497、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P508、★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三、课中活动探究与知识点答疑解惑知识点一、违法无小事活动1.(教材P46)(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小勤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或者做了违法的事情。(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活动2.(教材P47)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上述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场景一是民事违法行为;场景二是行政违法行为;场景三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p48相关链接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重要性)P46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的原因?P48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知识点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活动3.(教材P49)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有人做过这些事情。例如,有的人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有的人故意毁坏路灯;有的人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等等。P49相关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活动4.(教材P50)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上述行为是违法行为。镜头一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给他人带来财产上的损失;镜头二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对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镜头三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其创作作品的积极性。P51相关链接民事权利民事主体等活动5.(教材P52)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6、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P49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7、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P50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8、★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课堂小结】(兼板书设计)一、法不可违(一)违法无小事1.违法行为的定义2.违法行为的分类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了解身边的违法行为2.防微杜渐增强法律意识【随堂练习】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B)A.犯罪行为B.一般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D.不良行为2.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B)A.守规则B.不违法C.遵纪守法D.诚实守信3.某汽车销售员散播限制新车牌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学案8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下一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导学案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