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八上《苏州园林》导学案及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苏州园林导学案一、作者、苏州园林简介:《绩优学案》P48课外知识补充,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苏州园林的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预习检查】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池沼()嶙峋()着眼()琢磨()轩榭()丘hè()轩xiè()相间()对称()重峦叠嶂()镂空()庸俗()蔷薇()斟酌()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掌握重要的说明文文体知识)②欣赏完苏州园林的图片后,请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__________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内容赏析】《绩优学案》P49课堂探究【说明文语言欣赏】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主预习案1.zhǎoxúnzhuózhuó壑榭jiànchèn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自出心裁: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3.(1)说明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从大处来讲: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从细处来说: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课内探究案1.整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2.略3.略4.A.作比较。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B.举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C.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5.“标本”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6.(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3)“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4)“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5)“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6)“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7.(1)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2热爱园林建筑艺术,热爱祖国

 

八上《苏州园林》导学案及答案
上一篇:《苏州园林》导学案共二课时    下一篇: 《苏州园林》预习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