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41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一国到多国经互会背景:目的:时间:国家:影响:冷战形成,苏要求东欧国家保持一致。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1949年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建交1953年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政治上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why?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内容:政治上:经济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农业: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减机构。背景: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 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推广种植玉米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在经济上推行“”,并将科技进步的重点放在。新政策军事评价: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致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军事科技上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常规武器战略核武器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改革。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内容:①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结果: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材料: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为什么变?变在哪里?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实质:“变”: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东欧剧变三、社会主义的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6苏联解体☆1991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联邦☆“八一九事件”→国家权力转移至资产阶级政党手里→加速了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1991.12.211991.12.25苏联解体。三、社会主义的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过程: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历史。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苏联解体(1991)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②直接原因——①根本原因——③外部原因——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无可奈何花落去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直击中考(2020·河北)1.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应是()A.苏联B.美国C.俄罗斯D.法国C(2020·四川攀枝花)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B.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C.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C(2020·江苏扬州)4.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模式的弊端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马歇尔计划的运用B(2020·辽宁辽阳)2.1991年,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A.两极格局结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4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40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4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