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8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许?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归纳总结:(1)赫鲁晓夫改革措施①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3)赫鲁晓夫改革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有何影响?材料展示: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然而,从1973年起苏联的军费就超过了美国。1971年,苏联军费支出为740亿美元,1973年增至860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1023亿美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军费开支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但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50%~60%,而这种畸形的军事投入在苏联却是一种常态。归纳总结:(1)改革①经济上:“新政策”。②军事上: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2)评价: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图解改革】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改革图解目标导学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材料展示:在1985年4月23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谈到“加速战略”时说:“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苏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1990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与以往的计划相似,目标仍很宏伟,核心仍是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设问: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戈尔巴乔夫为什么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提示:坚持计划经济,坚信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加大对居民消费品工业的投资力度,没有促进民用工业的发展,日用消费品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总体效果不佳,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2.阅读教材和材料,分析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与剧变的实质。材料展示: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变化,起了推动作用。设问1:结合教材和材料,从多个方面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提示:历史原因: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苏联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8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七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