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练习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邓稼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宰割(zǎi)筹划(chóu)鲜为人知(xiān)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C.萦带(yíng)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抗疫英雄是当之无①的“新世纪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②模。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③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A.①傀②揩③谕 B.①愧②揩③谕C.①愧②楷③喻 D.①傀②楷③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保卫战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动容。B.使用公筷公勺行为备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C.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D.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用教育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人们可以通过加大自我防护措施避免与其他人员的接触。B.邓稼先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D.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什么是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正能量?①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②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③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国家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⑤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6.学完《邓稼先》一课后,班级开展了以“名人风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现在,坐落在安庆市五横乡的邓稼先故居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请你为该景区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活动中,同学们为了展示祖国的辉煌成就,策划了一期专栏,将材料一的文字和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编辑在同一个栏目里,请你给该栏目设计一个名称。(不超过10个字)材料一72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不得不飞完一圈绕回来再飞一圈。72年后:国产大飞机运-20、C919、AG600蓝天聚首,“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次数突破300……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一部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材料二AG600水陆两栖飞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的“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回答问题。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8.选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奥本海默,有何用意?9.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竟”的表达效果。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10.选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拜谒李时珍陈世旭①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②蕲春①,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③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④巨大的香鼎放置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⑤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⑥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氲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癯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癯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癯,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练习12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同步测试14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练习1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