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2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邓稼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者:杨振宁邓稼先基本信息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的制造理论。1986年7月29日因病去世。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他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作者介绍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大师。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证书。2017年2月,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背景资料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同志逝世七周年纪念日,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杨先生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无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传记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学习目标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重点)2.学习选取典型事件和通过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中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难点)3.感受杰出人物非凡的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素养)字词学习元勋奠基选聘谣言背诵昼夜昆仑挚友鞠躬尽瘁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锋芒毕露妇孺皆知当之无愧家喻户晓宰割彷徨孕育曛罗布泊铤殷红无垠xūndiànpìnyáosòngzhòulúnzhìxiǎnxiècuìkuìyùrúzǎipánɡyùnxūnpōtǐnɡyānyínlù燕然邓稼先萦带jiàyínɡyān字词学习()湖泊()鲜为人知()殷切殷燕()殷红()燕子yīnyānyānyàn()新鲜鲜xiǎnxiān()停泊泊bópō()燕然字词学习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当之无愧:承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不必感到惭愧。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现指不怕苦,不怕死,为革命、为人民而奋斗终身。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2.理清作者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整体感知通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六个小节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2.文中的小标题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提示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永恒的骄傲作者为邓稼先领导科研人员独立设计“两弹”获得成功感到骄傲。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课文研究,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1.朗读第一部分,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作者为什么要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这一部分可否去掉?任人宰割站起来了邓稼先原子弹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邓稼先,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正是他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保证中国坚强地站立起来了。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课文研究,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23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34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件2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