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咀嚼文本、涵泳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是部编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卓越科学家邓稼先、爱国诗人闻一多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捧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们眼前则浮现出一个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一个情深义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平常如普通人,温情如平凡人。它从一个鲜为人道的角度,为鲁迅先生形象增添了异常真实,异常亲切的一笔,使鲁迅成为更完满、更丰富的“人”。同时,萧红的散文,情真意切,细腻的笔调充溢着萧红对先生的敬意、怀念种种真情实感,文章内容看似寻常甚至琐碎,背后是对鲁迅的深刻了解,内里是对鲁迅的炽烈情感,实为我国现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怀人名篇。是为“琐事蕴含人物本色,琐记成就经典篇章”。教学目标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着重在揣摩关键语句和“批注”方法,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采取旁批的形式,透过一系列细节梳理萧红笔下鲁迅先生的不同“身份”,把握人物形象;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力求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体会萧红心中鲁迅的“身份”之重,理解作者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和梳理文意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感情,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以批注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批注符号如“~~~”、“——”等做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有指向性地阅读。在交流展示中自然归纳鲁迅之“凡人”身份,为后面的品读打好基础。2、以品读启发思考: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引导品读,努力做到读中有启,以启促读。使学生结合文本,由粗到精,由此及彼,最终使学生既能明白萧红心中“鲁迅”之“贵人”身份又体会到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二)学法:在本课的教读过程中,我打算对学生进行圈划批注法、以读促解,读中悟情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通过用读读、批批、品品的方法,以批注悟人物,以品读促情感,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观其貌,说其人幻灯片播放鲁迅先生照片及《自题小像》诗,师生共同完成关于鲁迅先生的填空。鲁迅以那些笔力遒劲思想深刻的反封建小说,一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鲁迅是一个_____。鲁迅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图大志,以一腔热血,试图拯救中华民族于落后危难之中,鲁迅是一个_______。鲁迅是一个社会动荡变革中的知识分子,一个时刻企望改变社会却又无能为力,而只能用一支笔来揭露、唤醒世人的人,鲁迅是一个____。请你用一个词语评价鲁迅先生。齐读标题和作者,从标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或者产生哪些猜想呢?学生很容易得到鲁迅先生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三大身份词。学生评价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一字须,严肃冷峻……(3)抓住“回忆”“先生”二词分析及猜想鲁迅这个名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概念而零散的,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实际上,鲁迅先生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认识伟人的平凡之处,于平凡中彰显伟岸人格。这样导入与本文的学习形成一个反差,在此教师不必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让学生在反差中更深刻地感受一个立体的鲁迅形象。(二)忆往事,感其人(1)在萧红的笔下,鲁迅先生又会以哪些身份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呢?文章篇幅不短,所以我们采用速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还要边读边思考边动笔。多媒体出示:思考一个问题:在萧红笔下,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身份)用不同的线条勾画出展现这些身份的细节,适当的在空白处批注全班交流展示通过同学们对这些片段的解读,鲁迅先生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也更清晰鲜活起来。学生速读课文,思考:在萧红笔下,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身份),批注展现这些身份的细节。学生朗读精彩句段,品味深意妙处。学生可能选取的:(1)朋友(先生的笑、对朋友的热情等);(2)丈夫、父亲身份(对妻子的依赖尊重、对孩子的疼爱理解、对弟妹的谦让、);(3)老师、长者:(嘱咐坐小汽车、吃东西给面子、读青年的信等);(4)学者、战士:(灯下背(剪)影)等。(3)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还是一个疼爱了解孩子的好父亲、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他不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革命家,他还是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老师、一个废寝忘食、潜心专研的学者。萧红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凡人”鲁迅形象。撷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5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下一篇: 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