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27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最苦与最乐课时两课时课标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5.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教材分析《最苦与最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文章。这一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梁启超先生从责任之尽与未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议论文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议论文深奥难学,或者论证思路难以把握,但本文议论特点比较突出,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准备引导学生采用重点勾画法、合作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等方法展开学习。学习目标1.通过速读课文,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2.通过品析语言,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教法点拨、讲授。学法速读、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及方式激趣导入名人名言交流性评价目标一:通过速读课文,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活动1: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给划线字注音。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作者简介。背景介绍。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2.能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3.能整体感知文章大意。4.能了解本文的作者。5.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对文章由更深入的理解。6.自评、教师评价。活动2: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能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教师评价。活动3.思考下列问题。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从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能结合课文题目进行内容的把握。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交流性评价。目标二:通过品析语言,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活动1:自学指导—研读课文。默读1—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能把握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填空。3.能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3.能通过老师的点拨解决疑难。4.交流性评价。活动2:研读论乐部分。小组合作,请找出来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1.能大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能结合乐内容说出如何论乐。3.自评、交流性评价。活动3:略读第5、6自然段,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思考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1.能大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能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能分析出含义。3.自评、交流性评价目标三: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好处。1.能找出文中运用的句式和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梳理论证思路。3.自评、教师评价、交流性评价。活动2.合作探究。找出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能找出文章中运用的修辞,并分析运用修辞的作用。能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教师评价、交流性评价。活动3.拓展延伸,关于责任的仿写。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仿写。能对责任由更深入的理解。能按照本节课所学,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自评、教师评价。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27
上一篇:七下语文《最苦与最乐》教学实录    下一篇: 《最苦与最乐》教案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