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3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4河中石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2.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过程与方法1.熟悉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并从中体验作者对僧人、讲学家的批评态度,发展和提升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2.借助注释,掌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关注古今词义的异同,增加文言实词的积累量。3.对于课文,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有一些疑问。可以根据课后资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学法指导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新课导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作者作品纪昀(1724—1805),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进士,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他主编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二、字词积累1.字音圮(pǐ)募(mù)棹(zhào)杮(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ú)2.词义(1)重点实词一寺临河干(靠近)山门圮于河(倒塌)阅十余岁(经过,经历)求二石兽于水中(寻找)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众服为确论(正确的言论)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2)重点虚词竟不可得(终了,最后)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盖石性坚重(表议论的发语词,无实义)如是再啮(这样)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但知其一(只)(3)古今异义①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一为与“湿”相对,二为做)②二石兽并沉焉(古义:一起;今义:并列)③阅十余岁(古义:动词,经历,经过;今义:阅读)④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⑤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今义: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⑥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词,是)⑦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4)一词多义①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十余里这件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②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③如:如是再啮(副词,像)如其言(介词,按照)3.重点句子翻译(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的)踪迹。(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所说的那样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表面现象,不知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臆断呢?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3.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大意。可分三层。第一层(1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未果。第二层(2段):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3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深层探究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他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32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30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3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