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河中石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导入(ppt)出示《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引出纪晓岚。纪昀jǐyún(17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清朝短篇志怪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自《阅微草堂笔记》的一篇文章《河中石兽》。2.出示学习目标:(ppt)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3.读文,读准字音(自主学习检测时,ipad拍照上传)圮(pǐ)募(mù)棹(zhào)杮(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ú)4.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自主学习检测时,ipad随机提问重点词语)二、合作探究1.小组内翻译课文,不懂之处做标记,组内互相释疑。组内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ppt出示文章,重点词语用红色标记。汇报学习成果时,两人一组,一人读文,一人翻译。)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3.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讨论并归纳:(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老师准备了石兽掉进河中并翻转到上游的动画,派小组代表到台前解说。)(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三、拓展延伸(ppt)收集有关勇于实践的名言:1.说说有关实践的名言2.你能背出有关实践重要性的古诗吗?3.参照课后第二题,你怎样看?四、课堂检测:1.下列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ipad课堂提问,单选推送)A.山门圮于河:倒塌B.竟不可得:竟然C.转转不已:停止D.渐沉渐深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2.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ipad随机提问)A.是非/木杮B.一/讲学家设帐/寺中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尔辈/不能究物理3.解释加线字词在句中的意思(ipad抢答)⑴一寺临河干⑵阅十余岁⑶众服为确论⑷如是再啮⑸转转不已⑹然则天下之事4.翻译下列句子。⑴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⑵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5.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ipad课堂提问,弹幕)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湮没无闻)1.尔辈不能究物理。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一老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1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