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5河中石兽*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3.学习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4.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重点难点】1.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2.理清文中关于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及其理由、结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佛寺前的石兽因寺院正门倒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僧人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作者简介】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相关链接】《阅微草堂笔记》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由纪昀以笔记小说形式编写而成。在内容上,它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耳听闻的奇情逸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遍及全中国,北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在叙述故事时,它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的写实手法,艺术风格独特。【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的变化。2.学生比读,互评互读。3.知识积累。(1)重点词①求二石兽于水中(寻找)②竟不可得(终了,最后)③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④如其言(按照)⑤不亦颠乎(颠倒,错乱)⑥曳铁钯(拖)⑦尔辈不能究物理(研究,探求)(2)古今异义①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看(文字);检阅。②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③是非木杮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④盖石性坚重古义:大概。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3)一词多义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4.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中所讲的故事。明确:课文讲述了佛寺门前的石兽掉到河里,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故事。(二)问题探究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明确:人物寻找的位置理由结果寺僧“求二石兽于水中。”一般的思维方式和惯例。“竟不可得。”“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求之地中。”“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众服为确论”,却没找到。老河兵“当求之于上流。”“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它们分别有怎样的意味?明确:讲学家的“笑”,是因为他自以为懂得“物理”,其中有对寺僧的嘲讽,也有盲目的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因为他有实际经验,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明确: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寺僧认为石兽较重,应沉入落水处;后又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了下游。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一定是深陷进河沙里了。只有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实践出真知。4.既然老河兵的结论是对的,作者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寺僧与讲学家的观点呢?明确:为下文写老河兵的正确结论作铺垫,且对老河兵的丰富经验和正确结论有衬托作用。5.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明确: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明确: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表面现象而不知其根本原因,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来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石兽落入河中的地点和十几年后寺僧在石兽落水处及下游均未找到石兽。第二部分(第2段):写讲学家认为石兽沉在河底深沙之中。第三部分(第3段):具体叙述老河兵关于河中寻石兽的道理和方法,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由事及理,说明“遇事不能只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常理而主观地加以判断”的道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19    下一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