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学案三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夏商周的更替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史实;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过程方法通过材料分析,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认识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教学重点夏朝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自主学习:完成夏商西周三朝的基本情况表朝代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重要事件灭亡时间暴君1、请阅读教材,结合“国”字的含义思考为什么称夏朝为国家?材料一:夏朝形势图/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材料二: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二里头遗址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材料三:二里头遗址出土兵器统计表/材料四: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2、根据视频和材料,完成分封制相关内容。项目内容影响分封对象主要封国诸侯义务材料一: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晋宗亲(同姓)今山西教富卫宗亲(同姓)今河南北部较富鲁宗亲(同姓)今山东南部富裕燕宗亲(同姓)今北京一带贫瘠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富裕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贫瘠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氏之后于宋。——《唐律疏议》“周公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材料二:西周分封形势图(P21)/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选自《孟子·告子》受封的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学案三
上一篇: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