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1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贾思勰与《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的内容和意义;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的天文、机械成就;锺繇的书法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魏晋时碑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南北朝石窟艺术。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体会他们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以及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情惑、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能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体会科学和人文价值,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书法;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难点:圆周率及推算、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学文化。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有那些杰出的成就呢?(二)、讲授新课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北朝//贾思勰出生于今天中国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贾思勰的家境虽然不是十分富裕,但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年以后,贾思勰开始走上仕途,他重视发展农业,一边努力读书,一边深入民间,向老农、牧民学习生产知识,还把民间关于气候、季节、耕种的谚语收集起来。他自己还在府中开出一块地种菜,养些鸡鸭牛羊。贾思勰从书本中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资料,为写好《齐民要术》准备了充分的条件。2、简历:曾任北魏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主要成就:/“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4、内容:广泛参考前人著作,大量收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谚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总结自己生产实践的经验。《齐民要术》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实行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5、影响: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圆周率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圆周率,应用于数学、天文学、历法、机械制造等各领域,是衡量一个国家数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祖冲之用割圆术这巧妙的方法,求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周的长度。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得多的圆周率数值。这是的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直到1000年以后,西方科学家才得出一个同样的数值。历法成就:/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对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了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机械制造:/祖冲之还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背景:汉代以来因为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到了魏晋时期。2、锺繇//《宣示表》锺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自己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15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14    下一篇: 七上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