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练习题三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戊戌变法选择题1.“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建立强学会B.公车上书C.创办《万国公报》D.颁布《定国是诏》3.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5.维新变法的失败最能说明的是()A.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C.有顽固派存在,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进步D.光绪皇帝没有实权6.“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B.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7.《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仁人志士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清政府颁布“定国是”诏书,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就是后来的()A.公车上书B.戊戌变法C.成立中华民国D.戊戌六君子8.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湖南浏阳人()A.蔡锷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9、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中国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开始了()A.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B.学习西方的工业文明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10.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11.“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B.维新变法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C.变法最终失败,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D.变法期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13、维新变法的实质是()A.开明地主与慈禧太后的争权斗争B.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争权斗争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军阀政客的斗争14、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B.民族矛盾的尖锐C.顽固势力的反扑D.民众的盲目排外15.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二、非选择题16、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3)这句话反映了他什么样的主张?(4)他为了实现这一主张,都进行了哪些活动?17、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1中应试的举人们联名上书的请求有哪些?(2)图2中的报纸创办于何地?它主要宣传什么思想?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对于这个严重丧权辱国的条约,全国各阶层人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也义愤填膺……发动了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廷,确切指出形势的危殆。”材料三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康有为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

 

戊戌变法练习题三
上一篇:戊戌变法练习题4    下一篇: 戊戌变法课后作业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