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的影响。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的内容。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自主预习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背景:年春,《》签订。(2)领导人:、。(3)内容:上书光绪帝,请求、、。(4)影响:拉开了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2.百日维新(1)开始: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2)内容:类别内容政治裁撤,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军事裁减绿营,训练等。(3)结果:慈溪太后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六人被捕遇害,史称“”。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失败,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4)影响:戊戌变法在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合作探究】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2.在戊戌政变的当日,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逃亡日本公使馆,但谭嗣同不愿逃走,最终被捕牺牲,终年33岁。有人认为,谭嗣同应该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材烧”;有人认为,谭嗣同死得光荣,激励了全国民众的爱国之心。请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当堂达标】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2.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曾国藩康有为邹容陈独秀ABCD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4.如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A.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资产阶级维新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5.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6.“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杨锐7.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它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刺饭……想当年印度、土耳其等大小守旧之国,没有一个能保全自身的;而普鲁士有强国会,终于打败法国报了一箭之仇,日本有保国会,终于完成维新变法。我们四万万中国人怎样才有能希望呢?”--强学会宣言(1895年8月,作者康有为)(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成立强学会的背景。(2)“要使四万万中国人有希望”,康有为认为应该怎么办?材料二1898年6-9月,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①发展农工商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开放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④训练新式海陆军⑤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⑥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⑦修筑铁路⑧采购西洋枪炮等等。(3)请把材料二中的变法法令按类别填在下表(只填序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材料三“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剑桥中国晚清史》(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维新变法的历史作用。【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1)1895马关条约(2)康有为、梁启超(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学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戊戌变法导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