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1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以及意义。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还必须进行一场___________领域的革新运动。2.标志: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________、鲁迅等。4.重要阵地:《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抨击________和旧文化:①《新青年》发表文章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②鲁迅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暗社会。(2)提倡_______与_______: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_______,由陈独秀首先提出,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3)开展_______革命:①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__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积极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______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运动。(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___________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近代化的探索,这个过程具有什么特点?【巩固训练】1.右图是坐落于上海福寿园的一位名人雕像,是他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位名人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鲁迅2.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A。李大钊B。陈独秀C。李鸿章D。蔡元培3.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重要阵地是()①清华大学②《新青年》③《时务报》④北京大学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4.(2017.山东泰安质检)图中是1920年的一幅漫画,画中妇女所靠的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摇摇欲坠,反映了封建道德思想已经动摇。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影响B。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C。戊戌变法的影响D。辛亥革命的影响5.2017年是新文化运动102周年,新文化运动标举______与______的口号,促进人们更加积极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A。民主专制B。科学愚昧C。新文学旧文学D。民主科学6.(2017.安徽阜阳校级期末)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为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而创作的一篇白话小说是()A。《狂,人日记》B。《故乡》C。《阿Q正传》D。《孔乙已》7.下列人物中,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不作无病呻吟”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8.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9.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14
上一篇:新文化运动学案13    下一篇: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