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测试题11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选择题1.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的,是后来被誉为进步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他,他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他”是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2.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等进步学者任教,促进北京大学的发展,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他还支持学生的五四运动。上述材料反映出新式教育 ()A.培养了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B.促进了先进思想传播和近代民主革命发展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3.辛亥革命后,有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对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此种反思 ()A.是近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努力失败的产物B.切中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问题C.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识D.为此后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正确方向4.以下是新文化运动的两段文字,这里介绍的是有关 ()/A.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5.“从1912年至1917年的五年间,大约有550万在校或者毕业的学生。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约有1000万受过某种新式教育的人。这些人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沉默的顺民’,而是有着新思想的新公民,他们构成了五四运动的中坚和新式观众。”由此可见,五四运动得以发生的原因是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新文化运动兴起C.近代新式教育发展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6.“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7.理论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这说明 ()A.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B.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C.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D.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8.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运动时期的这一传单 ()A.说明工商各界爱国救亡意识最高B.号召全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C.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D.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彻底性9.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C.民主法治精神 D.民主革命精神10.下面关于五四运动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店”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11.早在1918年中期,李大钊便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于1918年秋创建了新潮社,不久又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在《新青年》上编辑了一期马克思主义专号。1920年3月,他与“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就组党一事进行了交谈。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A.革命形势发展需求B.先进人士的引导C.苏俄的强力推动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12.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定的领导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诞生是由于()A.革命形势发展的需求B.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C.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D.民族危机空前加重13.“从此,近代以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却又屡战屡败、愈挫愈勇的中国人拥有了一个领导斗争的坚强核心,表明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在经过艰难探索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选择,预示着东方大国走出传统的治乱更替与旧式农民战争的怪圈,融入世界民主大潮的广阔前景。”材料评述的是 ()A.中国同盟会的建立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4.共产党人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及广东、湖南农民运动的曲折发展中认识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测试题1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测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