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课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下册第五章复习课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长征路上的地理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农业、河流)和横断山脉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选择和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说明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地理意义等。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山河、体会长征精神,学会合作和竞争。重点:掌握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青藏地区横断山脉的特点难点:选择和运用地图、图片、视频及相关材料等关键:中考考点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结合考点运用资料复习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状况学生情况:第一轮复习最后阶段,能综合运用地理思维、地理视角,恰当选择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环节媒体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组课前拍照探究分三个小组,拍照确认组长组织教学导言幕布去年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时,我们正好在历史课上学习这个内容。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探究长征路上的地理知识。激起学习兴趣第一部分:发掘长征路上的地理知识政区识别政区图画长征路展台展示在政区图上,画长征线路,简介长征(1934年10月10日从瑞金和古城开始,12月湘江血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6月2日抢渡大渡河,翻过夹金山,8月从毛尔盖过草地,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三个组分别找出长征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写在纸上、汇报结果,合并展台展出合作指出错误更正记分地形地势地形图画长征路补充:南岭、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黄土高原等特点邛崃山(夹金山4900米)、毛尔盖草地3500米,判断在青藏高原上。(加图片)回答途经的地形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的特点经过几级阶梯判断是否攀登青藏高原师生互动三个组答,记分气候1.温度带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分界线的大致位置指定小组回答,其他组补充2.干湿区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指定小组回答,其他组补充3.气候.气候类型的特点指定小组回答,其他组补充4.季风季风的原因及特点指定小组回答,其他组补充在界线上,风云多变地理区域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主导因素,长征路上的三大区域分别加剖面图,指出三个阶梯三条线每个小组各答一条主导因素及分界线是什么中考知识点第二部分,长征上的地理知识的应用三个问题视频《长征》看艺术家对长征的塑造体验艰难展数据根据提供的资料来分析三个问题:1.决定10月份长征的地理原因;2.6月份爬雪山的地理方面的有利因素;3.8月份过草地的优势;根据材料,小组讨论,描述的要仔细记分讨论3个问题:逐个小组回答,可以是多种答案必须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南方水文气候变化降水特点粮食问题迎风坡降水多等小结歌曲《长征》小结简述长征精神,欣赏歌曲统计分数看视频快速总结发奖音乐画个奖杯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课教案
上一篇: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复习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