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6.4祖国的首都——北京二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祖国的首都——北京(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②.掌握北京未来发展方向,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能力目标:培养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了解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①.北京市的历史文化传统。②.北京市的城市建设成就。教学难点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教具准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城市建设成就。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一些城市职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对首都北京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复习导入法,巩固旧知,引入新课。合作探究一、历史悠久的古城1、故宫、颐和园、前门大街、南锣鼓巷。古都,深厚文化积淀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师: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6~38页,然后安排学生分组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生:参照教材图6.46,介绍故宫、颐和园、前门大街、南锣鼓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说明讲授新课强化巩固2、教材38页活动题,讨论如何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二、现代化的大城市1、卫星城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2、北京的交通3、现代和传统并存4、未来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做练习题师:以故宫为例,讨论如何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生:参照活动题给出的提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问题。师:阅读课文39—42页,举例说出北京外围的一些卫星城,北京交通情况以及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生:参照教材内容和课外资料总结完成。师:重点围绕活动题2,北京的现代和传统,发展和保护的矛盾进行小组讨论。师:解惑答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小组讨论,活跃气氛,培养学习兴趣能力提升巩固新知板书设计祖国的首都—北京(二)历史悠久的古城二、现代化的大城市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基本完成,课堂节奏与思路走向基本做到,对重难点内容基本完成。小组讨论环节,活跃气氛,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课堂中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够灵活,教师的导语还不够准确,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锻炼和提高。板书设计要点突出但不够具体。在情感目标方面完成较好,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较好。课时教学设计(附页)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气象卫星一样,故名。故宫即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颐和园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前门大街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6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

 

6.4祖国的首都——北京二教案
上一篇:6.4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案(表格式)    下一篇: 6.4祖国的首都——北京表格式教案(2课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