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3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化学导学案(九年级上)编号04编制人单元(章,节)课时课型审核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一单元2课时问题综合解决课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教学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习重难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重难点突破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学指导阅读P11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完成下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结论一、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组成,闻蜡烛的气味(2)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1)蜡烛是______和_____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____形、_____色、_____体;蜡烛一般都具有________的气味。(2)蜡烛______在水面上。说明蜡烛质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二、点燃蜡烛:(1)观察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分层情况,哪层最亮?哪层最暗?(2)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状态变化、长度变化情况。(3)取一根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情况。(4)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片刻后取下,并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后振荡。(1)蜡烛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发光、放热,火焰分______层,由内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层最亮。(2)蜡烛顶部受热熔化为_____态,继续受热变为____态。部分液态蜡烛沿烛体流下并凝固,蜡烛变短。(3)火柴梗处在火焰________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慢变黑。(4)罩在烛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蜡烛的火焰分三层,温度最高的为外焰。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和_________。三、熄灭蜡烛:观察熄灭蜡烛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有什么现象发生?熄灭蜡烛时会发现有一缕______从烛芯飘出,用火柴点燃白烟,火焰______(填会或不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白烟是_________________。交流评价所填内容阅读P13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当堂训练: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气参加反应B.只发生化学变化C.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D.生成两种新物质2.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______和____________。评价反思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35
上一篇: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33    下一篇: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