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1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可以画出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性质。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到除了分子和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6.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能应用相对原子质量解题。二、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2.离子的形成过程;3.核外电子的排布;4.相对原子质量。三、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离子的形成过程;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四、知识讲解(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原子构成                   中子 (不带电)      电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质子和电子带等量异种电荷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电子数=原子序数 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___ ___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荷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正电荷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碳-12原子质量的1/12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三)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电子层是用来描述运动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叫三、四、五、六、七层……这样,电子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先排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 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只有一层时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只有两层时此外层不超过2个)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这种结构叫稳定结构。当然,稳定是相对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14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3.2原子的结构    下一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