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41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元素符号 单质 化合物和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相关事例结合起来,提高记忆元素符号的积极性与兴趣。教学重点 元素概念  元素符号的意义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应用 元素符号意义教学方法 对比探究 自主探究法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上节我们研究了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当时我们给同学们强调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 为标准,为什么必须以这个原子的质量呢?这节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课题课题2   元素【总结】由于碳原子除了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以外,还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还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其中子数不一样,它的质量就不一样。【讨论】这些原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总结】元素的概念一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点拨】相同质子:是指元素种类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只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有关。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同。 一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子。 1.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元素包含了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分别为6、7、8的碳原子)2.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Fe ,Fe2+,Fe3+ 均属于铁元素)【读一读】阅读教材P73页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怎样? 板书: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氧(O)、硅(Si)、铝(Al)铁(Fe)记忆前四种元素的顺序。 二 元素符号 以前让同学们以熟练记忆了元素符号及其表示方法,回想一下: 【总结】元素符号书写的规则:给出元素符号后还得知道它的意义,下面我们着重学习一下这点。每种元素符号都有两种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指点】1.对于金属、稀有气体、部分 非金属(C、P、S等)的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例如,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表示铁这种物质) 2.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3H只能表示三个氢原子)三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周期、族的规定)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四  巩固练习 附:板书设计           课题2     元素 一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41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34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2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