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核舟记教案1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1 核舟记 学洢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翻译全文。3、理解“奇巧”的表现内容。4、理解说明要素在文中的体现。5、体会雕刻者精巧的构思。6、欣赏精美的手工艺品,感受手工艺人高的技艺。教学:1、朗读并背诵。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翻译全文。3、理解“奇巧”的表现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说明要素在文中 的体现。教学:2第一2018-3-26 星期一一、引入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手工艺人创作了大量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今天,我们要通过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了解一件“奇巧”的艺 术品——用桃核雕刻成的一艘船。二、作家作品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潮编辑的《虞初新》。三、写作背 景雕刻艺人叔远,名毅,号初平山人,曾刻一枚精致的核舟赠给学洢,学洢赞叹叔远的技艺,便写了《核舟记》这篇文章。四、朗读课文1、听读课文。2、全班齐读课文。3、掌握字音罔(wǎng)  贻(yí)  有奇(yòu jī)  箬篷(ruò)   髯(rán)  衣褶(zhě)袒胸(tǎn) 黍(shǔ) 矫首(jiǎo) 篆章(zhuàn) 壬戌(rén xū)五、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翻译全文。(一)第1。第一遍试译(对照注释自行翻译,可讨论,可询问):                                                                                                                                                           第二遍翻译(翻译接:学生每人一句,依次下传,教师适当点拔):                                                                                                                                                                                                  齐读译文:明朝有个有(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块,雕刻宫殿、器皿、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顺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二)第2。第一

 

核舟记教案16
上一篇:核舟记教案15    下一篇: 核舟记教案二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