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猫 学案【作家作品】1.关作家   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192 0年11月,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刊》。1923年后,长期主编《小说月报》,积极倡导写实主义文学和为人生的血泪文学,并致力翻译介绍苏联及各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2.写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报》第199期上,是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等观念的影响。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忧郁(   )  怂恿(    )  蜷伏(   )  惩戒(   )  污涩(    )  怅然(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3)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3.依据课文在下列横 线上填写动词。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  ,又会  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 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  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4.这篇课文写三只猫的故事,每只猫都是按照三层式的结构来写的:先写    ;再    ;最后     。这种三层式的结构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5.仿照画线句子,完成下列句子。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多感悟。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不是最明的,              ;你也不会最顺利,              。【课文探究】6.这篇课文写了“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请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乐”和“痛”。7.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分别属哪一类人?作者对这类人是怎样的态度?8.作者养猫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阅读全文,完成下面填空。  第一回由快乐→(    );第二回更加快乐→(   )→(    );第三回养的猫给“我”留下深深地(   )9.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产生多联想,请将你的感受下来。10.本文在写法上运用了照应和伏笔,阅读课文填空。(1)与“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相照应的句子是         (2)写第二只猫“有时由树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猫》导学案    下一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