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3 短文两篇 【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对读书目的、法、作用的认识。【目标】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式、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1.真正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2.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3.掌握两文的论证法。4.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5.学会比较阅读,分析两文论证式的不同。初步领会驳论文的写法。 一、导语设计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说几句有关读书的名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否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读书?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 新的认识?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谈一谈。2.你在阅读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吗?大胆地说出来。二、资料助读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由在野外试验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马南邨(1912-1966),拓的笔名,闽人。1929年,17岁的拓考入光华大学,18岁时就有“妨白 眼看俗伧,幽怀默默寄书城”的向。25万字的《中国救荒史》,已经展露出一个青年历史学家的才华。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总编辑和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晚报》开辟《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拓的杂文寓教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文体链接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 地的片感想或偶然一得。  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法 ,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学生自主圈点不认识的字词,初步理清作者的观点、文章的论证思路,标画论证法。特别提示比较阅读,关注两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短文两篇    下一篇: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