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谈读书》的教案课型:新授课    时间:    案序: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好的读书习惯。3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 教学过程:         第一一、课前预习1、收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读课文,疏通字词。二、初读课文 自主先学:1、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读书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清照的读书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锥刺股,囊莹映、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在野外试验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 3、初读课文,自主感知:1、读一读,记一记: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上一篇: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不求甚解》教案    下一篇: 谈读书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