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下册

10.2直方图(一)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0.2  直图(一)学习目标1.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概念,认识频数分布直图.   2.会选择合适组距、组数对数据进行分组,会列频数分布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图(等距分组的情形),并利用频数分布直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3.通过经历统计活动,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一)回顾,引出课题 问题1 我们学过哪些描述数据的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回答:描述数据的统计图有: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扇形图用扇形的大小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易显示每组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一般不能直接判断出每组数据的绝对大小  折线图不仅能够显示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而且利了解变化趋势.   因此,选用哪种统计图形来描述数据取决两个面:   一是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数据;二是你要用统计图展示什么信息.问题2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 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参加呢?  回答: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人数比较少.  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怎样分组呢?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问题3 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最小值与最大值的差是  ,这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  .14917223232.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根据问题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组距相同的分组称为等距分组.问题4 我们作等距分组.如果从最小值起每隔3(即组距为3)作为一组,那么应将数据分为几组(即组数为几)?请一一列出. 此问题中组距为  ,组数为  .38所以应将数据分为8组.即149≤x<152,152≤x<155,…,170≤x<173.  组据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通分为5~12组.对组距分组时,可以先确定组距,再根据组距确定组数;也可以先确定组数,再根据组数确定组距.3.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即频数).整理可得下面的频数分布

 

10.2直方图(一)课件
上一篇:10.2直方图(1)课件    下一篇: 10.2直方图1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