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生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对比实验数据,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尤为密切,很多学生头脑中都有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模型的制作,不仅巩固了其原理,还能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设计理念】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和点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3)用实验的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2.过程与法(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探索自然现象和日生活中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实际的意识;【教学】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教学法】1、实验观察、探究法:通过对实际器具的操作,了解三种仪器的成像特征。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看图,了解各种仪器的构成情况。【教学用具】1、教师演示器材:实物照相机、模型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 2、学生制作器材:模型照相机材料(两个直径相近的圆纸筒,一个焦距5—10cm的凸透镜、半透明薄膜、胶带)【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透镜的知识,大家回答一下,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生: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2、引入师:光学是一门非有用的学问,在生活中有多应用。比如在一些光学器件中就使用到透镜。比如说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你知道这些仪器有什么用途吗?生:照相机能够拍照片,投影仪可以把投影片投影到银屏上,放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上一篇: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下一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与案例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