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验结论物距(u)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的位置像距(v)u>2f倒立缩小实与物异侧fu=2f倒立等大实与物异侧v=2ff倒立放大实与物异侧v>2fu正立放大虚与物同侧——u=f不能成像2.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A. 三个区间三个区间是指三个物区和相的三个像区,如图所示,我们可分为三个区间(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1)1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2)2区:当f2f。(3)3区:当uB. 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焦距(u<f)时成虚像,当物距大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等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一倍焦距而小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C. 一个口诀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体向哪个向运动,像就向哪个向移动 。若物体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像就要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像也变大;若物体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就要靠近凸透镜(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可以简称为“物远像近像小,物近像远像大”。凸透镜成虚像时,则满足“物远像远像大,物近像近像小”。D. 动静结合深理解如图所示,将上图中左侧的1区称为物远区,2区称为物近区;右侧的1区称为像近区,2区称为像远区。这样1区的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物远像近像小”;2区的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物近像远像大”。这样1、2两区的静态成像规律就与动态成像规律中的“物远像近像小,物近像远像大”吻合起来。 (2012南京)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012徐州)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一个A.凸透镜        B.凹透镜C.凸面镜   D.凹面镜 (2012淮安)3.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为A.小6cm                 B.大6cm,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透凸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下一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