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25课河中石兽导学案教师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初中教师网七年级语文五单元25《河中石兽》(教师版)人:徐佳 人:尚 :2学习目标1、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3、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一、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作者名片 作者纪昀字晓岚朝代清代评价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作品有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2、知识链接《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3、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圮(    )   募(    )   棹(    )   柿(    ) 湮(    )  啮(    )   溯(    )  欤(    )4、熟读课文,注意语调、停顿、语气,试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水中,竟不可得。(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必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二)结合注释,译读课文1、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将不能理解的句子或词语做上标记。⑴通假字不亦颠乎 “ 颠 ”通“  癫 ”,  疯狂  ⑵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被   )为   必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⑶古今异义(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种(3)是非木柿     古义:这不是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4)阅十余岁     古义:经过,过了      今义:阅读(5)盖石性坚重    古义:因为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6)但知其一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⑷词类活用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⑸文言句式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被动词“为”)译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②以为顺流下矣(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僧”)译文:(和尚们)认为(石首)顺着水流流到了下游。⑹语句翻译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水中,竟不可得。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②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③必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④求之下流,固颠;

 

七年级25课河中石兽导学案教师版
上一篇:七年上语文河中石兽导学案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河中石兽》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