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黑板报 > 节日黑板报 > 新年黑板报

元宵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

所属栏目: 新年黑板报  更新时间:2018-02-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元宵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
/Article/UploadFiles/201105/2011050222521140.jpg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佳节----元宵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逢月圆之夜,中华文化意味着和美、包容、平等、圆满,象征着团结。按照我国的习惯,每年把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元指月亮正圆)。元即上元,宵即晚上。因为上元那天主要是在夜间进行庆节活动,所以正月十五晚上就叫“元夜”,“元宵”。

    元宵节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都市,夜间是禁止一般行人来往的,这种规矩叫做“宵禁”。从汉代开始,正月十四到十六开禁三天,准许人们自由在街头欢乐。

    公元前180年,刘邦的儿子刘恒平息吕氏家族的叛乱,恰巧在正月十五日。刘恒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有了街头放灯的习惯。从那时开始,正月十五也被称为“灯节”。唐代开元年间,元宵节燃灯的盛况达到高峰。唐玄宗时,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宫廷中用绢丝扎成高大的灯楼,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坠,铮铮有声。到了宋代开宝年间,正月十五的“灯节”延长到十七,十八两个晚上,有所谓“五夜元宵”之称。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灯节从正月初八到十七日,在南京秦淮河面上,高搭彩棚,热闹非常。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东华门开辟了两华里长的灯市。到了清代,灯节更是盛极一时,花灯种类五花八门。

    闹元宵活动相传从隋炀帝开始,大业六年炀帝把各藩国首领召集到洛阳过元宵节,规定从正月十五开始,在大街上盛演百戏,仅乐队就有一万多人,演员二万多人。欢快悦耳的乐器声、歌舞声十几里外都可以听见,热闹非凡的场面从正月十五到月底才结束。这种闹元宵的风气从洛阳传到各地城乡,闹元宵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习俗有举办灯会、诗会、演戏、踩街舞狮等,把节日点缀得更加喜气洋溢。

    现在的元宵节,制灯工艺更加先进,各种装饰材料制作的彩灯,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有天上的飞鸟,地上的禽畜,水里的鱼类,如凤凰灯,金鱼灯,兔子灯,绣球灯,狮子灯,宝莲灯等,各式各样,异彩纷呈,显示出民间手工艺的绝妙技艺。

    宋代还发明创制了用糯米粉裹馅的“元宵圆”。每到元宵节,观灯看戏几乎成了人们通宵的欢乐活动,饿了就吃“元宵汤圆”到了清朝末年,制作元宵汤圆的工艺越来越讲究,内馅有香、辣、甜、酸、咸五味。本为节日食品,其外形浑圆,民间认为吃元宵吉利团圆,故民谣上说“吃了元宵好团圆”。www.zjjsepc.com提供黑板报资料

上一篇:春节黑板报图片及文字资料    下一篇:元宵节黑板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