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智慧——以“有余数除法综合练习课”为例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6-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智慧地教和学生智慧地学,一直是我的追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教书育人的智慧。因为教师只有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才能营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吸引、感染和激励学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各自的发展和提升。下面我以自己曾上过的一节“有余数除法综合练习课”为例,探讨以数学智慧成就灵动数学课堂的一些策略。

  “有余数除法”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提取教材中的几个实际情境,学会合理地选择“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以下是课堂中一个教学片断。

  二、教学片断

  出示习题:李刚排队献血,每次进去4人,李刚排在第15个,第几次才能进去?

  师:齐读题目,并理解题意。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老师巡视,发现几种不同做法,其中大部分同学都能联想到上节课“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列出算式 15÷4=3(次) ……3(个)。但是仍有小部分同学列出乘法算式。更夸张的是,居然还让我发现张同学用画图的方法。

  看到这个孩子居然还用这么原始的方法,想起她最近学习退步,我立马火冒三丈。于是我立刻把握机会,抓住她这次的把柄,严厉地“教育”她,“你居然还画图?你之前根本没听课!等一下给我好好听别人怎么说!”话一落下,孩子的头就低下去了,并用手捂住自己的图。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虽然做对的很多,却只有少部分孩子举手,为节省课堂时间复习更多的题型,我点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回答。

  生:我列出算式15÷4=3(次) ……3(个),所以他是第4次才能进去。

  师:你们同意吗?

  大部分人大声回答“同意”,少部分人默不作声。注意到张同学的头始终低着,彻底把我的话当做耳边风了,难怪一直退步。但我还是压住火气,继续上课。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吗?

  生:因为李刚排在第15个,每次只能进去4人,所以就用15除以4 ……

  师:(怕其他同学仍没明白用除法的原因,就直接打断他的回答)说的很好!每次都是4人4人地进去,要知道李刚是第几次进去,就是要先看他前面有几个4。所以就用除法,15÷4。同学们明白了吗?

  全班齐答“明白了。”张同学一直没抬头。

  师:15÷4商几?

  生:商3。

  师:这个3表示4个4个地进去,已经进去了3组人。完了吗?

  生:没有。还余3。

  师:对了。余3表示,进去3组以后,李刚还排在队伍的第3个。所以他是第几次才能进去呀?

  生1:第3次。

  生2:第4次。

  师:现在有2种说法,赞成第3次的举手。(只有几个人举手)赞成第4次的举手。(大部分人得意洋洋地举手了)看来赞成第4次的人更多,谁代表大家说说为什么是第4次才能进去?

  生:因为进去第3次时,只进去了12个人,李刚排在第15个,还没轮到他。李刚应该第4次才能进去。

  师:你们同意吗?(全班齐答“同意!”)同学们以后要注意啊,虽然算出来的商是3,但是它不一定就是答案,到底是否需要加1,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清楚。张xx,你现在明白了吗?(孩子紧张地点点头。)

  三、课后思考

  本节课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了,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出解决方法,也总结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但是,课后我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回想这节课的始末,不踏实的原因愈发清晰了。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我做到了吗?大家获得成功的乐趣了吗?但是,张同学失落的神情让我深刻意识到,我当时的处理很不妥。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思考:

  1、读懂学生的内心,提升教学智慧

  从张同学的画图过程可以看出她是真正理解了这道题的含义,也正确地解决了这道题。她用15个圆表示包括李刚的前面15个人,从第一个圆开始每4个圆就圈一圈,表示每4人为一批进去捐血。圈了3个大圈,即表示前12个人已经分三批进去了,而排在第15的李刚则会在第4批。因此,她的做法不应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应得到充分地肯定。获得认可,会让学生对数学更有自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懂学生的思维,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读懂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迷人书,读懂了学生,让教师成为了教育智慧的生成者、师生生命发展的“推进者”;读懂了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效。所以,我们应该研究学生,读懂学生,让课堂上的生成点燃教师教育智慧的火花,促进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智慧地成长。

  2、尊重学生的差异,提升教学智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选用作图法解决问题,表明张同学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其实在第一次接触“有余数除法”时,我在课堂上就是用类似的作图法分析“每盘放4个盘子,14个可以放几盘?”这一问题。隔了那么长的时间,张同学却还能将过去学过的分析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把排队捐血这一动态情境,转化为静态的图,再进行分析。像张同学这样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喜欢用作图法来解决问题,也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的。即使学生的方法不是最佳的,也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只要认清这点,便能更好地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他们学数学的乐趣。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每一位老师都需具备的教育智慧。

  3、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教学智慧

  选用作图法虽能解决这一问题,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当数目很大的时候。因此,课堂上我应该把握住这一资源,把张同学的作图法也拿出来给大家展示。提出“这2种方法你都看懂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和“你认为怎样解决比较好?”这几个问题。相信这样做还可以达到以下3个目的:运用直观图形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义;对比突出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优势;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好习惯。 像这样,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比较,“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价值才能真正突出。学生学会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有效的应用到以后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与魅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下一篇: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