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                 ——地形图的判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1、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3、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地的基本部位。过程与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找出山地的5个部位等高线形态的不同。2、通过“练一练”的形式,巩固落实本节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形成积极思考、乐探究的学习态度。二、教学1、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的5个基本部位三、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的5个基本部位,特别是山脊与山谷的判断四、教学法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图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2)等高线与等深线       (3)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表示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过渡〗教学过程〖5个地形部位〗(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还记得是什么吗?     (生)比例尺、向、图例(师)地图,是平面的。然而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的,那么,如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首先,要知道地面高度是如表示的。理解两个概念:(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①海拔(强调海平面以下的海拔是负值) ②相对高度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成了等高线。如果在海洋中,把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成了等深线。等高线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大家来看一个视频就清楚了。(播放视频)每幅等高线地形图,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等高距。如图1.28的等高距就是10米。  大家注意观察: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生)坡陡的地,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等高线稀疏(师)我们所见到的山峰,尽管千姿百态,但不外乎是由几个基本部位组成,了解这些基本部位及它们的等高线表示法,是识别地形图的关键,也是这节课的和难点。是哪几个基本部位呢?(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教师引导、点拨)山顶:山的顶部  山脊:从山顶到山脚凸出来的部分山谷:两条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主要内容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凹部分,类似马鞍陡崖:坡度很陡,接近垂直我们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上一篇:地形图的判断(2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