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1课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 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势高低和坡度的陡缓等特征。(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度。(3)能够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和简单的地形剖面图。(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目标: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位概念。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设计者:   ) 我先做一个小调查,谁爬过泰山的皇顶?泰山的皇顶属什么地形类型?(山地。) 下面播放一有关山地地形的录像,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试着描述一下这种地形的特征。(高耸、陡峭、起伏大。) 山脉录像。 人们如在平面图上表示山地高低起伏的形态特征呢? 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教材第24页图1.34“地面高度的计算”。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为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板书)。 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的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地图册第11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坡度陡的地与坡度缓的地,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1课时)
上一篇: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及课件打包    下一篇: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2课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