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初一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 知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知识与  2、过程与法:通过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通过对操的评价,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对难点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操。教法和学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设疑辩论等教学法,圆满完成教学务。  引导学生分析操统一北的原因、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法,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的歌曲《操》,导入新课。介绍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你能说出几个《三国演义》的人物?板书课题:三国鼎立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和操统一北的原因。2、掌握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分析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原因。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官渡之战。(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讨论,说说操的势力是如扩大的,为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2)小组汇报学习结果。(3)教师小结: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操统一北的。(官渡之战的影响)2、赤壁之战。(1)请学生讲《三顾茅庐》的故事。(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优势的操为会失败?你从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3、三国鼎立的形成。(1)阅读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请同学们说说三国时期各国经济发展状况。(2)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四、小结。(歌谣巧记)二00年官渡战,统北奠。二0八年赤壁战,抗鼎局现。三国蜀汉,丕权备建。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五、巩固练习。1、官渡之战前,盘踞在河以北地区的军阀是(  )  A.操 B.备 C.袁绍 D.权2、下列不属三国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措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    B.修建水利工程  C.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贸易 D.发展丝织业,蜀锦行销三国3、操的诗句“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______时期的我国北的历史情况(   ) A.西汉

 

初一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    下一篇: 新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