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案    年  月年级科目初一历史课题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编号008人永春修订人班级姓名学 习目 标1、掌握女真崛起、宋金战争、南宋建立、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史实。2、知道飞抗金胜利的原因,学会评价飞。学习重难点了解女真崛起、宋金战争、南宋建立、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史实学生自主学习案导案课前预习 温馨提示:女真族生活的地域在哪里?找出女真族建立政权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找出金灭辽的时间和过程、金灭北宋的时间。找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说出飞抗金的事迹,找出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1、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D】A、南宋 B、辽 C、西夏 D、金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A、寇准 B、秦桧 C、阿保机 D、飞3、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二、合作探究、展示飞和他的家军在抗金斗争中能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如评价飞?答:家军进行的是正义的反民族掠夺、民族压迫的斗争,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家军纪律严明,作战敢。评价飞: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多失地,飞率领的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2、如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议和?答:两宋时期的三次议和有:辽宋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的议和、南宋与金的议和。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两宋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苟且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议和后,岁币给两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客观上有利和平局面的出现和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三、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 2、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B】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划定双的边界      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3、在美丽的西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几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来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为了事发出这样的感慨【C】A.文天祥宁死不屈 B.彦抗金 C.秦桧谋害飞 D.世忠抗金4、飞诗曰:“壮士饥餐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A】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6
上一篇: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5    下一篇: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