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金与北宋的对峙练习(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1.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A.宋高宗、宋真宗B.宋徽宗、宋钦宗C.宋高宗、宋钦宗D.宋徽宗、宋高宗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3.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②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③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位名将是()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6.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谁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7.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岳飞抗金 D.郑和下西洋8.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岳飞》正在杭州岳王庙拍摄。下列场景岳飞可能看到的是()A.很多回族商人在夜市买葡萄B.老百姓在集市使用纸币购买食品C.许多文人在欣赏赵孟畹氖榛璂.学生在阅读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9.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西夏 D.蒙古灭金10.两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②皇帝靠和议苟安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④都城都在开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秦观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泰州地方志》(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材料二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宋史》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各指什么地方?(2)说出材料二中的一个抗金将领和一个投降派的名字。这位抗金将领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3)材料三中的“胡虏”“匈奴”指什么民族?该民族建立了什么政权?(4)秦桧和宋高宗令“飞”班师后,与金议和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BBCBAACBBA二、1.(1)岳飞;秦桧.(2)北宋灭亡.(3)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4)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2.(1)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2)抗金将领:岳飞;投降派:秦桧。因为岳飞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3)女真族。金。(4)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金与北宋的对峙练习(含答案)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