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第4课《次北固山下》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湾是洛阳人,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说的“人以诗传”呀。(二)朗读明义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提供缓背景音乐:马思的《思乡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 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处达?归雁/洛阳边。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投影: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 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归雁之意。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想象加工)(三)感悟抒情1.氛围创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如白的《静夜诗》、安石的《泊船瓜州》等)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h动画《静夜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 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参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别处,见得旅程介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创设出

 

第4课《次北固山下》教案
上一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习题课件及预习案    下一篇: 第4课《观沧海》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