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班级    小组   姓名及 类别       评价    教学目标: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2.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 景,为抒情铺垫3.花、明月、子规三意象4.诗人的形象教学过程:导语: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 诗》中收入的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诗的题材非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 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大好河山,总之,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领略一下诗那醉人的风采。一、读:语速,语调,节奏二、文学识: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三、释题,背景,翻译1.标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2.背景:诗人昌龄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3.译文:花都凋了,只有鹃在声声哀啼,我得知你被贬到标,跋涉五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四、赏析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标:地名,本是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昌龄本人,古人以籍贯、职务、职之地名称其本人。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而“愁”?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 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9.为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学案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下一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2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