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2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背景:24小时重新备课、整合、组织授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积累文言词语,读懂文意; 2.能品读词、句,逐层理解作者情怀。学习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积累文言词语,读懂文意; 2.能品读词、句,逐层理解作者情怀。学习法:诵读法、情境法、探究法学习:1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1.墙之外就是人间四月天。在这最美的日子里,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一座城,一介亭,跟随一个人,一起去春游!2.这个人是谁呢?走进他的《醉翁亭记》,明确“记”的文体概念。设计意图:由暮春苏州现实景,走进精神上的春游。同时检查预习:作者及文体基本特点。二、初读感知(醉酒)1.这篇游记中,欧阳修为什么自号醉翁呢?你在文中能找到依据吗?“饮少辄醉”的”辄”的意思是?2.除了醉酒,还因而醉?你能在文中找到原句吗?3.得的意思是? 寓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设计意图:一边落实文言文的“言”,例如明确“辄”“得”“寓”的含义,一边明确醉翁的名称由来,为沉醉山水做铺垫。 三、细读品析(醉山水)(一)琅琊山全景明确写景顺序;比较语序,对比朗读,体会“也”字的缓作用,读出欣喜之情。具体问题:1.我们就先去看看这是一怎样的山水让他沉醉其中。在第一中,请大家自由地朗读你喜欢的描写山水的句子。老师喜欢这三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2.这是琅琊山的全景,大家觉得美吗?哪个词语让你觉得美?师生交流中呈现: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泻:倾泻而下的动感;潺潺:拟声词,清越的水声;临:高踞在水面之上;翼然:像鸟开翅膀一样。从“翼然”这个词可以看出醉翁亭怎样的形态?精巧、灵动。3.通过这些词语,我们感受到美。那醉翁,觉得美吗?调整语序后,比较原文,有什么不同?(1)少了什么?——“者也”组合,是什么句式?同时“也”在句末,读起来带有一种怎样的语气呢? (2)语序有什么不同?比较之中,有什么情感从原文中流淌出来? 4.齐读第一概括全景的三句,把“也”字缓地读,将陶醉之情层层递进。设计意图:一面梳理“言”,例如“蔚然”“翼然”“临”的含义;一面明确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的基本特征,同时在比较语序中,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者也”判断句式除了表示肯定预期外,“也”字的缓语气的作用,读出陶醉之情。(二)早晚之景的灵动美1.坐在亭上,琅琊山还有哪些秀美风光让他陶醉?2.这是写什么时候的景色?学生齐读描写早晚之景的文句。3、早晨雾气怎样了?晚上云气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26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    下一篇: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2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