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学习写驳 论文的法,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学习】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义2、掌握反驳论证的法【学习 难点】1、理解关键语句 2、掌握驳论文的一般写法【知识衔接】一九三一年以前,中国的统治者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三省,以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寄希望国联,希望国联能赶走日本,国联却承认了日本在东北的权益。一九三四年七月,介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叫嚣:“日本的军事准备比世界上一国都充足,三天之内就可以占领中国所有沿江沿海。” 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适逢国民党政府要员戴季陶打着“为国消灾”的旗号在杭州灵隐寺大肆烧香拜佛。当时资产阶级报纸《 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学习过程】一、预习自测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         玄虚(   )            省悟(   )        自欺欺人              渺茫(   )        脊(   )            诓骗(   )        怀古伤今           2 、抽读课文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5.作者用什么法反驳对的错误论调? 三、合作探究 探究1诵读第1—5,作者既然认为对的 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 还要一再承认对说的都是“事实”? 探究2 1、“中国的脊”指什么人? 2、文中第8中“这一类的人们” 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 什么人?3、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 4.“中国的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堂:1、填空(1)反驳的基 本技能括三个面:一是怎样揭出对的谬论:二是怎样(    ):三是怎样(      )。(2)议论有两种式,它们是(       )和(         )。(3)驳论文章围绕批判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论点,采用三种法,它们是(       )(       )(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5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导学案    下一篇: 第17课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