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溜索教案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7 溜 索 教材分析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生,人,当代著名作家。曾在、插队,后又去农场。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棋》《树》《孩子》等。后又创作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引起广泛关注。他的作品多关注民俗,关心人类的生存式,又融哲理其中,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溜索》即选自他的《遍地风流》。这篇小说以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纡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给我们描写了一次溜索过怒江大峡谷的经历,表现了滇西马帮特殊的生活。阿城小说语言受明清笔记的影响很大,冲淡自然,简致有味,像散文,像诗。本单元的目标有“分析小说语言特点和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一项,《溜索》一文即是很好的例子。 学情分析阿城作品内容多写民俗与人生哲学,语言则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大量使用,对白描和口语的痴迷,这些都会与当下的学生产生距离。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提前让同学们读几篇阿城代表作,尽量熟悉其语言风格,有些作品的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要给同学们补充或者让同学们自己查资料了解。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2.体会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散文化的特点。3.揣摩语言,感受作家独特的语言风格。课前准备1.阅读作家代表作《棋》和《遍地风流》。2.查找资料,了解滇西马帮相关知识。3.阅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渡河一般有哪些法呢?我们可能会想到桥、船、游泳等式。在我国西南一些地,地形地势极为复杂,河流湍急,架桥的难度很大,坐船和游泳更不现实。他们一般用“溜索”的式渡河。【投影展示】展示溜索的视频或图片。【教师活动】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溜索。它是把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峡谷两侧,人或货物或牲畜用一个特殊的滑轮“溜”过峡谷。溜索危险性很高,需要极大的力气和很高的技巧,更需要非凡的气。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地的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溜索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生活。我们今天学习一篇课文,看看在作者笔下,“溜索”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教师活动】板书课题“溜索”和作者“阿城”。(设计意图:介绍“溜索”,唤起兴趣,为学生自学做准备。)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教师活动】这是一篇小说,小说在情节上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教师活动】指名回答。【学生活动】一学生回答问题,其余同学可以做点补充。【教师活动】教师总结。【投影展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 ,小说开端,马帮抵达江边,准备过江。第二部分(第3—6自然),小

 

溜索教案4
上一篇:溜索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7课溜索教案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