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随堂同步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劝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须怨柳,春风不度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 关西   B.    C. 西域    D. 2.《博物》记载:“汉代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种经归,故名安石。”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引进果树品种 /B. 推动经济交流  C. 加强友好交往 /D. 寻求军事联盟3.“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是“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A. 骞通西域 /B. 班经营西域  C. 甘英出使大秦  /D. 修筑万里长城4.有人说:“2000 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 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 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江南的开发5.“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和西的桥,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骞  B. 甘英   C. 玄奘    D. 鉴真6.“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建    D. 7.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从西域传入的是(  )/   /    /  / ①核桃      ②小麦     ③石    ④葡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甘英出使大秦   B. 班出使西域   C. 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东南亚曾是中国版图9.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独立,妄图把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证明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 骞出使西域 B. 班出使西域 C. 丝绸之路的开通 D. 西域都护设置10.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随堂同步练习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练习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教案及练习打包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