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西域的含义;骞通西域的原因、过程等基本史实;丝绸之路的含义和意义;海上丝绸之路;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班经营西域。过程与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二、教学难点: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难点:如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代,中国人称马为犁鞬、大秦,而西人称中国为丝国、契丹。中国的丝绸在当时的欧洲是稀之物,穿丝绸服装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到那里的?运送丝绸的商路又是谁在什么条件下开辟的?(二)、讲授新课:一、骞通西域1、骞通西域:西域的地理位置: 汉代人把今天阳关、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2、背景:西汉初年的西域,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在水草丰美的祁连山一带,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招贤令我大汉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在四。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美宅、金百两。如有者,速来报名,钦此!3、骞出使西域:  骞 郎官(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外出时伺候车骑),曾为汉武帝伴读,洞悉朝野和天下大事,胸有大且性格坚毅,办事沉稳捷。 第一次出使西域: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骞应募使者,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可此时的大月氏由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西行至大宛,经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下一篇: 历史部编版七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