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国鼎立一、 选择题1. 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献帝 2. 下列措不属三国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    B.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C.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贸易 D.发展丝织业,蜀锦行销三国 3. “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德之困郎者乎?”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 三国鼎立初期,占领、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是(  ) A.操 B.备 C.权  D.丕 5. 对赤壁之战中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军来自北,不习水战  B.操骄傲自满,对、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天意(刮东风)使操失败 6. 官渡之战发生(  ) A.184年  B.200年 C.208年  D.220年 7. 下列人物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 ①操 ②备 ③权 ④诸亮 ⑤丕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 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诸亮治蜀 ④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奠定了军统一北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0. 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含着统一的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分裂状态 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11. “今民困国虚,决战之资,唯仰锦耳。”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三国时期哪国的情况(  ) A.蜀国 B.国 C.国 D.东晋 12. 三国时期,夷洲指的是(  ) A.国 B.台湾 C.岛 D.辽东半岛 13. 东汉末年,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 A.袁绍和操  B.操和权 C.操和备  D.备和权 14. 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操势力日益强大的原因不括(  ) A.“挟天子以令诸”,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B.“唯才是举”,招揽人才 C.实行屯,发展经济 D.依靠长江天险,占据地利优势 15. 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二、 问答题16. 在下图中相应位置填入三国名称、建立时间、开国主以及都城。 /1

 

三国鼎立练习
上一篇:三国鼎立课件及练习下载    下一篇: 三国鼎立随堂同步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