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2.思考两场战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3.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二、目标1.了解战争过程,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2.分析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对比、分析的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阅读《三国演义》的片,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8分钟阅读课本第80-84页,大字细读,小字快读,用铅笔勾画(分条列点)标注记忆下列问题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三分天下的具体情况(2)三国分别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分别是什么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背景 (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2、交战双3、时间、地点4、过程、结果5、影响 二、赤壁之战1、背景2、时间、地点3、双4、实力对比5、过程、结果6、影响三、三国鼎立 阅读操的诗句,回答问题。(1)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东汉末年经济凋零,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活动一、官渡之战1、背景:2、双:(1)操:(2)袁绍:      3、时间、地点:4、过程:5、结果:6、影响: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操实力逐渐壮大操、袁绍①占据地点:②势力壮大的原因:一带经济上:采用屯的措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200年、官渡200年,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操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以少胜多为操以后统一北打下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①占据地点:②实力:十万人三四 万人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讲授新课官渡之战分析: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②经济上:开荒屯。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④重用人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操 胜二、赤壁之战1、背景:2、时间、地点:3、双:4、实力对比:5、过程:6、影响:备、权势力成为操统一全国的障碍208年、赤壁军和联军军的兵力有20余万,联军只有约5万人瑜采纳部下盖的建议,由盖向操诈降并用火攻,烧毁了军船舰及营寨。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4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二免费下载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