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部编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①1949年,《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②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③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      法律化过程我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维吾尔族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回族自治区1959年10月25日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自治区1965年9月9日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民族区域自治的实: 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自治区。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全国已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6、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什么背景下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为了实现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有哪些表现及结果?史料1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 000多万人口;处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生产式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史料2 民族自治地经济发展概况(见课本62页表格)史料3 近年来,国家斥巨资对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的塔尔寺和的克孜尔千佛洞进行了修缮。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入5 500万元,1 000千克金,对布达拉宫进行一期维修。2001年开始,又拨专款3.3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二期维修。史料4 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千米,占全国71.4%。为了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部编版
上一篇: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优质)    下一篇: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