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 1.实: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纲要》的要求,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3.进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这成为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的标。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维尔自治区1955年10月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自治区1947年5月自治区1965年9月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个民族自治区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举措及成效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  社会主义社会(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多优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   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了历史机遇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小结民族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含义意义共同繁荣发展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2
上一篇: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精品课件)    下一篇: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2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